真正的慈善是让人的灵魂站立|阿卡西视点


图片



慈善是人们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慈善却成为贪婪与依赖的无底洞。

 

去西藏的不少游客看到路边的小孩会顺手给钱或送礼物。经年累月之后,不少小孩开始向游客主动讨要,甚至在遭受拒绝时会吐口水、砸车。

 

有些国家向非洲提供粮食援助,但却冲击了非洲的农业,还让很多非洲人不愿再种地,依赖救济,而且给了当地政府滋生腐败的土壤,越援助越混乱……


 



图片


是拆毁生命,还是建设生命?

 

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看到慈善。从朋友圈的众筹救助,到施舍街边的乞丐,以及全国各地遭受灾难时的捐款,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参与过慈善。因为我们的内心都有一份爱,都渴望去给予和分享。

 

但我们难免又会升起一种茫然,这些捐助真正帮助到他人了吗?无数次的事件不断提醒我们,结果并不如我们所愿。

 

或许给予者会认为只要付出爱心,就一定能够帮助到别人,但事实上,许多的慈善并没有看到对方生命中真实的需要,而只是解决了一时之需。做慈善如果仅凭单方面的爱心,那就会让接受慈善的人感觉理所应当,对恩典越来越没有感觉,还会加深内在的匮乏意识。

 

盲目的慈善不仅不会托起生命,反而是对生命的拆毁。一直接受慈善援助的人很难活出生命的尊严、尊贵和无条件的爱。

 


什么才是真正的慈善呢?怎样才能真正持久地帮助到生命?

 
在阿卡西场域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怀众生,也在探索一条慈善的道路。


 


图片


我们真的在做慈善吗?

 


图片

张嫣婷

前慈善基金会秘书长



 

 

 

我以前是一名银行管理者,后来裸辞去做公益,成为了一名职业公益人。我实操过公益项目,也曾做过一些行业支持、行业引领的事情。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惑。有时候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最终很难看到一个个生命得到真正的翻转。所以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慈善的本质,寻找一条最究竟的道路。

 

给钱可以帮到人吗?

 

传统的慈善更多的是给予物质方面、经济方面的资助,但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给钱,没有去看这个人贫困背后的原因,那么我们很可能助长这个人继续贫困下去。

 

有些贫困户不但不去思考贫困背后的原因,不去找脱贫的出路,不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他们甚至会因被评上“五保户”而高兴,然后理所当然地等着政府和慈善机构的帮助。这让我非常痛心,我们的爱心帮助却助长了他们小我的贪婪、懒惰,让他们失去了灵魂的尊严,活成了一个心安理得的乞讨者。

图片

张嫣婷(右一)在“灵魂塑造”年会中服务

 

后来专业慈善就开始教人方法和途径去谋生,不让贫困户对我们产生依赖,不让“坐等靠要”的现象再次发生。

 

比如,我们也会教一些妇女家政技能。但她们特别被动,我们教她们再多技能也无法让她们眼里有光,对生活有向往。她们只会说:“你们公益组织很好,你们都是好人,下次还来啊。”她们不认为她们的人生是有希望、有盼头的。

 

在一些助残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公益组织做了很多努力,既教会残疾人一些技能,也帮助他们找到出路,找到工作,可是我分明看到他们眼中还是那样地黯淡无光。他们当中很多人的状态是被动的,还一直停留在受害者情节里,生命状态非常消沉。

 

图片

张嫣婷(左)和妹妹张艳兰(右)

在“灵魂塑造”工作坊中做义工

 

但在阿卡西集体场域,我看到了很多人生命的翻转,他们不但快速从受害者情节中走出,还争先恐后地成为义工。他们身上活出了许多灵魂的光芒,以往经历的苦难也因而成为他们生命中荣耀的勋章。

 

之前我们在陪伴服务对象的时候,很可能跟进几年都见不到明显效果。有不少人因慈善救助而受益,但他们当中主动回来做志愿者的比例很低。

 

为什么果效不大?因为我们做的大部分事情都停留在体(物质)和魂(爱心和温暖)的层面,没有触及到人的灵,无法真正让一个人的灵魂站立。

 

阿卡西能真正激活一个人,让一个人的灵魂站立。我们说的话不一定很多,但就是有一个振频,有一束光打到这个人的心里,让他从内在改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慈善。

 

 


 


图片

黄胜利

教育机构负责人



 

 

 

去年,我代表公司给贵州的山区捐了200多台钢琴,加起来几十万。我出身贵州的大山,太知道那里的教育现状了。200多台钢琴捐出去,如果后续没有各个部门和老师的配合,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果效的。

 

我当时负责给当地的老师培训,希望当地的老师可以教授孩子,结果他们都不愿意。一方面是没有额外的收入,另一方面是他们一下班就想回家,不愿付出。我真的很心痛,那天我发火了,我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可是他们都默不作声地走了。

 

社会上大部分做捐赠的企业捐了不少钱,也挺好,但是后期受捐者是不是真正得到帮助了呢?那就不得而知了。而且社会上不少捐赠都是以“己”为主,为了彰显自己有作为、有担当,但最后却未能真正支持到受捐者。

图片

黄胜利(左二)在“灵魂塑造”工作坊中服务

 

我需要阿卡西这样的平台和道路。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要把灵魂塑造的理念带到公司中,唤醒我的员工和家长,守护好更多孩子的灵魂。让孩子放下压力,高高兴兴地找回童年,不再关闭在自己的牢笼里;让老师不再是为了赚钱而工作,而是很享受地上每一堂课;让家长从麻木中醒来,放下对孩子的控制,还给孩子自由的翅膀。

图片

黄胜利(右一)参加“灵魂塑造”工作坊

 

我觉得慈善不是我给你钱,你拿去该干嘛干嘛,那反而是害了他。慈善是爱的付出,但最终是要支持他人生命的成长。

 

真正的慈善是让人的内心觉醒,让灵魂站起来、活出来,活出灵魂的尊贵、伟大与荣耀。

 

 


 


图片

李德琴

企业主



 

 

 

我做慈善四五年了。之前去过四川大凉山,了解到那边特别贫穷,而且很多孩子由于父母在外打工都变成了留守儿童。我们当时走访了一些贫困家庭,做了一些捐助。但是后来越做越少了,因为发现他们对社会上过多的捐助已经麻木了。他们觉得自己不做,也是会有人给的。所以我们看似是帮助了别人,但反而也在障碍他们的生命。

 

之前我们也去过湖南的少年监狱,点亮孩子们的心灯,让他们看到生命的另一种活法,也利益到了孩子们。但是我们的所做也很有限,无法让他们的生命有实质性的翻转。

图片

李德琴于2018年在四川大凉山做公益

 

真正的慈善不仅是帮助别人的物质生活改善,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的灵魂活出来,站起来。

 

做慈善的人也很重要。只有我们自己先活出来了,我们才知道如何给予他人真正的爱,而不是物质的施舍。当我探索到生命实相,开始活出灵魂的品质。我发现我不需要跑到全国各地做慈善了,慈善也可以落地于我们平凡的人性生活。

图片

李德琴(右二)在“灵魂塑造”年会上领奖

 

当我开始在阿卡西集体场域受益,我也开始带员工参加“灵魂塑造”计划的沙龙、讲座。回来之后发现他们真的改变很大,他们更有责任心,团队意识更强了,服务上给客户的感觉就是专业、温暖、高效。

 

过年前因为深圳的疫情回不了家,他们主动跟我说,过年要留下来加班。你会发现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为公司的利益着想。

图片
李德琴(左一)与华南义工参加
“灵魂塑造”工作坊实相比武大会

 

我出来做义工服务也很放心,对他们非常信任,因为能感觉到我们的心是链接在一起的。另一方面,当员工看到我越来越喜悦放松,更加地敞开,他们也很喜悦。

 

 


 

 

 


 图片

海鹏老师

 

慈善有它很好的一面,那些慈善人士们很有爱,‍‍愿意白给钱不求回报,但传统的慈善却未必是服务生命的最佳方式。

 

你给别人的钱,迟早会被花完,不如我们推动他的灵魂尽早站立起来。

 

他灵魂站立起来至少有两个结果:第一,‍‍他放弃对金钱的一种索取的欲望‍;第二,他的灵魂真的活出来,自然就能活出一种丰盛的生命状态。钱不是赚来的,更不是抓夺来的,钱是修来的,更是活出来的。

 

‍我们要做的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一个人明白他所有的经历背后都有一份来自灵魂的意图,都是为了让他发现并活出自己灵魂层面的尊贵、荣耀、丰盛和本自具足,他的灵魂就开始站立了,他的匮乏感自然而然就消除了。

 

我们最在意的是一个人的灵魂是否站立起来。这是人的根本问题,甚至也是宇宙的根本问题。人类的灵魂都站立起来了,这个宇宙都不会再有问题。



图片


 



图片


只有人对了,事才能对

 

无论个人、组织、企业和国家,做慈善的本质和原则都应该是一样的——活出自己,点亮他人。

 

中国在脱贫攻坚中也一直致力于探索真正的慈善。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长期饱受贫困问题的困扰。但后来中国从救济式扶贫,开始发展产业扶贫,联动各个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去到全国各个贫困地区创造产业,才让人民转变了以往“坐等靠要”的模式,真正参与到产业的建设中来。他们带领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形成了一起创造财富的局面,最终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问题。

 

之所以中国的产业扶贫能够成功,带领全国奔向小康,固然离不开政策指导和产业扶持发挥的巨大价值,但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事情,而在于人,在于一群活出灵魂品质的人。只有人对了,事才能对。

 



图片


 

他们是那些深入扶贫攻坚一线,活出生命所是的楷模:

  • 有身患重疾,也要让百姓喝上“安全水”的刘虎;

  • 有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主动请缨去到扶贫一线,并为此献出生命的黄文秀;

  • 有40年不忘初心,促成科技兴农的赵亚夫;

  • 有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乡亲们绝壁开路的毛相林;

  • 有深陷绝症,却拖着病体坚守在三尺讲台,帮助上千名女孩走出大山的张桂梅。 

 


微信截图_20220806095545.png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正是这群活出灵魂品质的人,他们先燃烧了自己,然后去点亮更多的生命,点亮更多的贫困山村,我们的国家才越发地焕发光芒。他们是一束束光,照亮了祖国有需要的地方。

 

中国政府的产业扶贫是真正意义上的慈善。真正的善举必然是充满爱的、智慧的,让生命的内在力量迸发出来,让灵魂在人的身上站立起来;是我们所有人在集体中一起创造,共同活出丰盛。

 



推荐观看:《无穷之路》纪录片

本纪录片团队走访了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的十个贫困县,历时两个多月,经历几千里路,细谈中国产业扶贫面对的挑战,分享成功脱贫故事。

 



图片


真正的慈善唯有从灵魂入手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也被困在物质世界。事实上,真正困住我们的并非物质,而是一把无形的枷锁——人性中的麻木、贪婪和软弱。

 

如果这样的枷锁不破除,慈善只不过是助长不正之风。许多爱心人士虽然有心投身慈善,但在复杂的人性面前,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枉费一番初心和美意。

 

慈善唯有从灵魂入手,帮助一个人的灵魂站立,才能有真正的果效。如果我们只是在金钱和物质上给予帮助,有时候反而让他们成为索取者。但当一个人的灵魂站立,断然不会允许自己再躺平着接受施舍,而是会抓住一切机会,改造自己的生活,与自己人性中的黑暗作战,并把自己的光亮撒播给更多的人。

 



图片


(图片来自中国扶贫网:设施农业促增收)

 

我们真正要帮助的不是物质上匮乏的人,而是所有灵魂麻木和昏睡的人。如果我们要唤醒更多人,那我们必然是一个灵魂先醒来、活出来的人。

 

最大的慈善就是先唤醒自己的生命,让灵魂站立起来,活出灵魂原本的样子。然后我们再把活出来的自己奉献给这个世界,用我们身上灵魂的光芒去点亮他人,让更多的人也像我们一样活过来、站起来。

 

而当每个人都能活出灵魂的品质,一个无需慈善的新时代和新世界就会来到。

 

无“穷”之路,我们在路上!

 



图片


 

  • 1815037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