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的使命,只有我们的使命 | 阿卡西人

图片


史超遨(后排左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他毕业于985名校,赴加拿大留学后(研究基础科学),又毅然回国投身于一项颠覆性技术的研发推广;他辗转多地,克服重重困难,矢志不渝地坚守对科技的热爱与执着;他甚至立下宏愿:愿意将自己的毕生奉献给壮丽的科技事业……

 

他,会如愿吗?

 

 图片

我一直在寻找

 

我对世界充满着好奇,也一直在寻找一个个答案。

 

犹记得小时候,我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对死后的未知又满是好奇。所以,我经常会浸没在浴缸中,憋气到极点去体验濒死的感觉。或者翻遍家里的书,在书山中寻找关于死亡的答案……

 

直到9岁那年,我偶然间被一段话触动:“当你年暮的时候,所有的过往就像是一个个沉重的背负,在那时候,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年幼的我靠着想象去体会这句话,突然感觉找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于是,如释重负,不再深深地恐惧死亡。

 

诸如此类的寻找,从未停歇……

 

图片

 

成年后的我,期待能够找到一套解释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理,期待能够用统一的学说去串联、诠释、整合所有的科学发现

 

我抱有一种信念:“宇宙的规律是极为简单明了的我们还只是在登山途中,当我们能够从山顶往下看的时候,所有的科学只是不同山侧的呈现,最终都将归于一点。”

 

这种信念蕴含着极致的美感,也激励着我的前行和探索。在国内一流大学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中,我像海绵一样去汲取知识。自由的选课制、各种通识文化课、不同学科的讲座、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都极大地滋养着我。

 

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这条科学的道路——“等离子磁场”理论。

 

当前的科学是基于对物质世界的观察总结出来的。虽然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人类已经了解到宇宙中还有大量的暗物质、反物质,但尚未提出更加全面的理论。而“等离子磁场”理论则揭露了三种物质之间相互作用、转化等一系列规律,既可以解释宇宙的诞生、黑洞的演变、时空的本质、能量的来源,又可以解释微观的核物理、量子物理,自洽且富有美感。

 

图片

 

初遇这套理论时,我是多么的狂喜!几乎是废寝忘食地学习,反复斟酌书籍、论文里的字字句句,每一段话都能让我沉思许久。我兴奋地将它与相对论、量子理论、核物理等摆在一起研究,发现它用极为精妙的方式简化了顶尖理论中繁杂的数学公式,而且还能针对性地指出相关理论的漏洞——太符合我对统一理论的期待了!

 

最为重要的是,这不仅是一套理论,还有很多实际应用。人类文明的发展,从火、煤炭石油、电力电子到核能,一直是基于能量利用能力的提高。试想,如果我们能够从虚空中提取反物质的能量,那人类文明该有多发达?我畅想着这项技术在能源、农业、医疗、太空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心中波涛澎湃!

 

图片

 

仍然记得6年前的一晚,月明星稀,我坐在草坪上对天长问:我这一辈子该为什么而活?

 

当时,我探索到内心的答案是“带领人类走向太空”。顿时我情不能已,泪流满面。

 

从此,我确立了人生使命——为了学习和推广这项科技,义无反顾:

 



● 我拿到了美国顶尖高校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但我毅然决定要去意大利学习这套理论,为此甚至与家里差点闹崩。

 

 意大利的学院意外停课。机缘巧合下,我就读了一所加拿大高校选的课题方向仍是“等离子体”

 

● 主流科学中“等离子体”科技与 “等离子磁场”理论并不一样。尽管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突出,但我无意再继续深造,推掉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和全额奖学金

 

● 适逢“等离子磁场”理论应用在国内萌芽发展,我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哪怕没有工资也在所不惜

 

● 因为对我前途的担心,相恋5年的前女友强烈反对这一决定,多番沟通无果后,我只能结束恋情

 

● 之后的两年,我一直陷于困苦境地:既囊中羞涩,又愧对辛劳的父母。我曾犹疑,干什么不好,非要做这件事?经历一段时间的抑郁之后,我想通了。昔日革命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去创建新中国,为了一项壮丽的事业,生命尚不足惜,何况困窘?我立下誓愿: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这项科技事业!

 

● 此后数年,我辗转北京、深圳、广州、贵州、江西等多地,做研发、跟项目、写文件、干物流、下产线、开发产品、搭建平台……工作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图片

真的找到了吗?

 

当我循着追寻科技梦想的道路,一步步走上管理岗位,却发现很多事情令人无奈

 

例如,与某具有“院士”头衔的合作方测试推广我们的新医疗设备,原先承诺的三甲医院变成了简陋的民营医院,招聘的是缺少医护经验的应届生,所需辅助设备迟迟提供不了,导致明明是好技术但效果却出不来;与某合作方一起测试新农业技术,效果显著,合作方却试图将技术据为己有;公司资金困难,很多业务束手束脚,挤破脑袋也想不出破局之策;团队内缺乏相互支持,人心不齐、自由散漫,很多工作推动起来阻力重重……

 

每一天,我都被无数事情牵绊着。不想做但不得不做,心力消耗大,疲劳而无果。回到家只想瘫躺在沙发上,刷小视频、看短文;床头摆着奠定这项科技的三本书,网上也有数百个国外教学的视频,之前百看不厌,但现在几乎不再翻动;我还会间歇性地情绪崩溃,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暴饮暴食,失眠……

 

图片

 

我下意识地忽视自身状况,反而选择更拼命地投入工作。期望通过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填补内心的巨大空洞,但往往工作压力和沮丧感又会把我推回去。我一次次地发起冲锋,却一次又一次地倒地不起……

 

我到底怎么了?

 

我明明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践行着自己的使命,为什么会这样?

 

 图片

转角遇到光

 

或许是感受到了我内在的需要,朋友邀请我参加了一场在贵阳“阿卡西之家”举办的灵性沙龙。于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了阿卡西——它源自梵文,意为“宇宙的原始能量”。

 

其实,之前我对灵性已有所涉猎。在“等离子磁场”理论中也有很多关于灵魂的知识:不仅人有灵魂,宇宙本身也有灵魂;灵魂之间可以相互链接、通信;灵魂之间基于强度相互定位;灵魂对身体健康有巨大影响……

 

关于灵魂的理论,我可以用科学的语言讲上半天,但理论只是脑中的知识,我从未体验感悟过

 

或许有!有几次当我面对重大抉择,探索内心的时候,感觉到有一股内在的力量生发出来,推动我义无反顾地作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但那种状态仅能维系一小段时间。

 

图片

 

真正的转变发生在阿卡西“灵魂塑造”课程上。

 

在课程的前六天,我一直抱有“你说的我都懂”的态度,用大脑去分析理解,收获寥寥。但当有人来提醒我“去听内心的声音”时,我突然醒了过来:放下了逻辑思考和评判,用心去感受。

 

按照当下内心最舒服的方式去做,很多件事的结果竟然出乎意料地完美。一下子,我全身都放松了。长期硬板着的脸也自然地绽放出舒坦的微笑,由心底散发出喜悦,感觉眼里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看到的每个人都洋溢着爱——在爱的感受里,我身体的紧张、焦虑、抗拒等都被消融了,我也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

 

图片

2021年阿卡西“灵魂塑造”工作坊

 

在这之后的数天里,我一直保持着这种美妙的感受,也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有一次,一句“德者,得也”深深地触动了我。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获得——不,不是获得,而是承载。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承载最为高深的科学技术。

 

回顾我之前的所作所为,顿感羞愧,无地自容!一个有德之人,怎么会沉溺在小说、视频里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一个有德之人,怎么会陷于个人情绪和动物性本能而误了正事?一个有德之人,怎么会承载不了优质合作,带不动团队……一句句来自内心的质问,让我羞愧难当,顿时泪流满面,明白了为什么我视之为事业与使命的科技项目发展不起来。

 

冥冥之中想必也有条红线:如此颠覆性的技术,怎么能够交托给无德之人?我谴责之前的合作方,但我自己不也是一样吗?

 

课程结束之后,我收获满满,带着所学、所悟准备回公司大展拳脚。

 

恰逢公司管理架构调整,我也临时代任总经理一职。本着“人对了,事才对”的精神,我召集全员会议,疏通旧弊:悉心调解员工之间的矛盾;因人的才干调整岗位;完善福利机制……

 

我力图新貌,但既定的措施还是无法顺利推行,新的问题又接二连三地冒出来,把我折腾得筋疲力尽。

 

哪里出了问题呢?

 

怎么还是跟之前一样堵得慌呢?

 

 图片

在光中消融

 

在一次阿卡西义工团队交流会上,我找到了答案。“人对了,事才对”,原来不是说别人,而是说我自己。

 

我自己还不是一个对的人,如何能做成对的事呢?当前我内在的力量就好像一根小蜡烛,一丁点的光亮,被风一吹就熄灭了。只有当我完完全全地被光充满之后,才能在各种事务中应对自如。

 

图片

史超遨在“灵魂塑造”工作坊后的交流会上发言

 

该如何被光充满?答案是:用“实相”把自己武装到牙齿——所谓的实相,就是真理

 

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固有模式、习性和自我。例如,我小时候因为父亲缺位,经常挺身而出处理妈妈和奶奶之间的婆媳关系,导致现在也总是承担不属于我的虚假责任;空洞的内心,沉迷视频、暴饮暴食、不运动、赖床的生活习性;总想通过精巧的说辞影响他人、彰显自我……

 

这些就像一个个外壳,把我困在其中。科学对此无能为力,但通过领悟灵性实相,打破它们就像砍瓜、切菜般简单。当我把自己浸泡在“实相”的话语中,沐浴着灵性真理时,它们很快就自然而然地消融了。短短一个月不到,我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变化了很多:外壳一个个剥落消融;心更加敞亮;人也轻盈了不少。

 

图片

 

 图片

真正的使命

 

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一个早上,大家一起唱了一首歌:《如愿》。

 

当我看到视频中闪过一位位科学家苍老的脸庞和心系苍生社稷的愿望时,我内心被触动了。当再次看到歌词里的“盛世”时,我突然情不能已,哽咽而不成声。我感觉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与“盛世”息息相关,但又觉得我扛不动——就像是小马拉大车,根本拉不动!我一直没有做好……

 

图片

 

人不对的时候,做得越多,障碍的也越多。一边在建设,一边却在拆毁,拆毁甚至大于建设。那一刻我泪流不止。我决心放下,放下我身上背负的最大最沉的一个外壳:“我的使命”。

 

“我发自内心地为你开心”,海鹏老师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因为你过了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关,不排除未来还有其他的关要过,但是奉献是起码的关。有时候人认为一件事是正确的、有意义的,就据为己有——这个东西是我要做的,谁都不能碰……且问,这个宇宙中有一个东西叫做我的使命吗?只有一个东西,叫什么?

 

“我们的使命!”,出人意料地,大家齐声回答。

 

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没有我,只有我们!没有我的使命,只有我们的使命!

 

图片

我们在“灵魂塑造”工作坊上唱《国际歌》

 

当我认为有一个东西叫做“我的使命”时,只不过是以某种微妙的方式在做我自己的事,成就我自己,彰显我自己。可仅凭我一人之愿、一己之力,又怎么可能完成如此宏大的科技事业呢?一件符合时代潮流的事,必然不是个人的使命,而是一群人为之共同奋斗的“我们的使命”。

 

当个人汇入到集体场域的洪流中,涓涓细流就会被无限放大,那就不是靠一个人去扛,而是会有一群人共同来担负,共同来完成。

 

图片

 

放下“我的使命”之后,我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之前我就像是被吊在空中的稻草人,没有根基,外强中干,被风一吹就凌乱了。

 

我尚年轻,三十岁不到,本是扎根土壤、夯实自身的大好时光,又何必为了一份不合时宜的使命感,破坏生命原有的进程呢?我固然有心奉献自己,推动这项颠覆性科技的发展,但目前能做的确实有限。当我把原先的位子空出,自然会有更合适的人来担负起这份重任。

 

当下我真正需要的是不断地汲取成长的养分,一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反而更有益于我。

 


● 通过在阿卡西的交流会上做“速记员”,我体验着如何臣服,敞开地接受每一个生命的发言,在一五一十记录的过程中,打磨一贯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

 

 在集体生活中,我摆脱了对手机的依赖,按时作息,节律饮食,也不再吃油炸、含各种添加剂的食品;

 

● 我的关注点也不再局限于科技和商业,而开始关注时事政治

 

● 在写文宣作品的过程中,我与内心对话,通过写作对内在进行清洗和梳理,打通内在;

 

● 与伙伴们一同激扬文字,就像百年前的《新青年》阵地一样,树大旗,立新风,致力于写出一篇篇具有社会价值的文章……


 

当下我真正需要的是将自己像一滴水汇入大海一样,融入“我们”,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砥砺前行,共同生活,共同创造,服务集体生命场域。在此过程中,被实相武装到牙齿,被光充满!

 

“人对了,事就对了”,我相信有一天,一群群“对的人”必然能够承载起一项项颠覆性科技,推动它们与各行各业融合,为终将到来的“盛世”添砖加瓦。

 

那时候,也许我是其中的一员,也许我只是铺路的石、搭桥的柱,已被岁月长河淹没,但那又何妨?没有我的使命,只有我们的使命!

 

在浩瀚无限的岁月中,我们真正的使命不在于完成一项项三维世界的事业,而是唤醒沉睡的生命,让灵魂的光芒在宇宙间明亮地闪耀!

 

图片

 

不知不觉间,我已然走上了阿卡西这条灵魂的道路,践行着“唤醒生命,塑造灵魂”的使命

 

新时代的灵性修行,不是了却红尘、闲云野鹤的个人修行,而是在做一件件事中“活”出生命的光亮通过我们的所活、所是点亮更多的生命,共同彰显出灵魂的尊贵、伟大和荣耀!

 

新时代的灵性修行,也必然怀有一份家国情怀当我们的灵魂苏醒,我们必将更加爱国,更加合一,愿意以生命为管道,去承接源头的托付,在这动荡的世界中,为和平与合一不懈努力

 

图片

 

 图片

心愿

 

我曾立下盛世宏愿,冀望投身科技来实现它。但后来发现科技并非最终目的,人本身才是最为关键的。

 

如果人不对,越是尖端的科技,越会加速人类的毁灭。就像毒气室、核武器、人造病毒……如果人的心胸没有宇宙那么大,还在渺小地你争我夺,又如何能够掌握宇宙级的科技?科技的发展最终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觉醒、和平与合一。

 

科技本身也是一条路、一座桥、一根指引的手指。但最终不是指向外在,而是指向内在。我们内在就有本自具足的灵魂,并与宇宙源头紧密相连,共享着生命的浩瀚、时间的永恒和无限的可能性。

 

图片

 

科技在有限的时空中存在,是源头给予我们的玩具,让我们欢快地成长。但终有一天,我们将放下玩具,通过灵魂闪耀的光芒走向与源头的合一!

 

这个盛世,愿源头如愿,愿我们如愿!

 

图片

 


  • 1815037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