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没有前辈们的探索,
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灵魂时刻都在寻找机会,
在平凡的人性生活中,
发现并活出自己的尊贵、伟大和荣耀。
不论操着何种方言、有无学识,
无论年岁多长,
我们都可以让灵魂活出,
让岁月再度焕发激情。
阿卡西是源头之光,
只要用心去接受源头之光,
去点燃、唤醒我们的灵魂,
心中就会亮起一束光。
这束光,能将脸上的皱纹磨平,
能扶起我们佝偻的肩膀。
心中有了这束光,
生命之火就会燃烧,
生命将得以绽放。
每个人都有灵魂,
这无关老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灵魂使命,生命的蓝图;
每个人都可以被唤醒,
只要你愿意敞开;
每个人都是一枚火种,
都能用生命去燃烧生命。
他们,在阿卡西集体场域中,灵魂醒来了,站立了,他们摆脱了病痛和孤独,生命变得鲜活有力。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活成从前那个“少年”。
郭金兰|82岁,灵魂培育师
前妇女民兵连长、村大队会计、团支部书记
82岁的郭金兰,山东诸城人,原来的她驼背,有腿疾,一口地方方言。2021年5月,外孙女潘丽如带她到济南参加共修时,她还需要被搀扶着才能行走。
2021年5月郭金兰第一次参加阿卡西沙龙时
有腿疾走路需要人搀扶
潘丽如分享:“在你我的阿卡西环节,姥姥在介绍她自己名字的时候,突然间她常年驼着的背挺直了。”
2021年11月郭金兰在“灵魂塑造”工作坊
挺直了腰杆分享发言
郭金兰分享:“人总得信点什么。我就是信灵魂,我的信让灵魂站立起来,我的信让灵魂飞起来。”
2021年6月份参加西安“阿卡西之光”课程后,郭金兰腿不疼,也灵便了,可以跳舞、瑜伽和骑三轮车了。
人通了、心软了,筋骨随之变得有弹性了,郭金兰练习瑜伽时,已不再受腿疾影响。
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从行动艰难中重获的不仅是身体的自由,更是灵魂的自由,那是多么让人喜悦呀!
大家听不懂郭金兰的方言,她便时常通过跳舞表达腿好了之后心中的欢喜。
郭金兰非常珍惜在场域学习的机会,在提前候场的行列中总能找到她的身影。
现在她和女儿、外孙女一起当义工,服务行走在各个城市。
郭金兰(中)和女儿(左)、外孙女(右)一起参加
“灵魂塑造”工作坊
2022年2月阿卡西年会上,郭金兰和女儿、外孙、外孙女共四个人同时来到阿卡西集体场域。会议结束后,她和外孙一块回到山东诸城。
在家听说厦门有年会分享会,她坐不住了,平时陪她的女儿和外孙女都在厦门参加分享会,没有人可以与她同行。
一边是分享会的召唤,一边是从未独自出过远门的恐惧。如何选择?敢不敢冲破恐惧的牢笼?要不要让灵魂飞起来?
2022年2月27日, 82岁的郭金兰平生第一次独自一个人从诸城坐车到青岛,再从青岛乘飞机到厦门来参加分享会。她真的让灵魂飞起来了。
年轻时都不敢一个人出门,这次竟然敢一个人走这么复杂的路,成功地来到会场,她感到十分自豪。她说:“不要对恐惧感到恐惧,对恐惧的恐惧才是你最应该恐惧的。我就是要让灵魂站立起来,让灵魂飞起来。”
92岁的吴洪康,是抗美援朝志愿军,以前不愿与人交流,耳背的他总是喜欢独处,喜欢用文字交流。他说:“我愿意尽我最大的努力来了解阿卡西。”
2021年6月参加西安“阿卡西之光”课程时,因阿卡西生态游学需要使用健康码,大家便建议他学习微信。在同行的家人们的协助下,他学会使用微信。到7月参加贵阳“阿卡西之光”课程时,他已经可以使用微信和家人们自由地聊天了。
2021年圣诞节时,看到一位家人的总结写的是关于抗美援朝的文字,他就转发到许多群和个人微信上,他说:“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一段历史。”
在西安和贵阳“阿卡西之光”课程中,他还是场域中最年长的家人,到2021年10月“灵魂塑造”工作坊,96岁的王方成来了以后,他们俩就成为了室友,他变成了“小老弟”了。
吴洪康(左)在“灵魂塑造”工作坊上
与王方成(右)成为室友
2021年12月3日,西安共修前一天,他开始自己研究去会场的公交车路线,用微信告诉了会务组的义工们,“客串”了阿卡西义工。
西安疫情期间他在封闭的小区独自生活,他使用微信与外界沟通,及时获得社区和邻居的帮助,得到各种服务、粮菜供应、核酸检测等信息。他开始敞开自己打破独处,与人链接,融入社会。他说:“感谢政府,感谢一切好心的人……”
当灵魂醒来后,老人们便会渴望与他人产生链接,渴望融入一个更大的场域,与更多的“我们”一起活出,一起让灵魂奔跑在人生的阳光大道上。
海鹏老师
老人们可能这一辈子到今天,都还没有去思考过自己有没有灵魂。他们可能都还不知道什么叫灵魂的意图,但这并不能否认他们有灵魂,他们的灵魂今生也有一个意图,他们也一样想活出今生灵魂的使命,灵魂的尊贵、伟大和荣耀。
2021年10月,刘振芝与儿子、女儿一同走进“灵魂塑造”计划工作坊。
课程学习第一天下午,刘振芝分享到:“我衷心感谢海鹏老师对老人们的关心,我感到非常温暖。还没学完一天,我心中的阳光就亮了。
上午老师就讲到,我们战斗英雄的灵魂陪伴着我们到今天。大家回想一下,《英雄儿女》里的战斗英雄王成,他抱着爆破筒冲向敌人的时候,他喊了一句:我们的军魂在,我们的阵地就在!他跳到敌阵中壮烈地牺牲了。这就是老师讲的军魂。
而国魂、军魂和我们的灵魂是同一个灵魂。
阿卡西之家就是我们幸福的家园。我想用我心中的光把我脸上的皱纹磨平,我也想回到年轻,我要和我们的家人,建设我们美丽的阿卡西家园。我要变得年轻,共同努力,去唤醒那些还在麻木、黑暗、迷茫中的人。”
你有看到在哪个灵性课程上,有这么多老人吗?为什么在阿卡西集体场域里有这么多的老年人呢?
海鹏老师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课程欢迎孩子和老人们都来。可能有些人会想,老年人在这凑什么热闹?老年人在这干嘛呢?又不能指望他们跟别人做个案。
这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曾几何时,灵性竟然成了有闲钱、有闲时间的人的一个消遣和谈资。花前月下,曼歌起舞,穿得很优美,舞姿也很漂亮,一谈起来就是空性。但我们阿卡西人不认为那是真正的灵性。
灵性一定有办法去触及每一个人,每一种人群。老年人难道没有灵魂吗?老年人不需要去探索、去了解他们今生的灵魂意图吗?他们就只能给儿女在家里看孩子吗?
很多老年人都没有修行过任何法门,但请问,老年人的幸福,他们的灵魂的活出,谁来关注?
灵性难道只是那些从25岁以上到60岁之间的青壮年才应该去学习的吗?
你们说老年人有没有灵魂?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有没有灵魂?是不是每一个灵魂在今生都有一个意图、有一个使命?难道他们的灵魂使命就是在家里帮你看孩子吗?替你去接孩子、送孩子吗?或者就是为了让你买房子的时候,去问他们要首付的钱吗?
他们可能这一辈子到今天,都还没有去思考过自己有没有灵魂,他们可能都还不知道什么叫灵魂的意图。但我们能否认他们有灵魂吗?我们能否认他们的灵魂今生也有一个意图吗?我们能否认他们也跟我们一样想要活出他们今生灵魂的使命,灵魂的尊贵、伟大和荣耀吗?我们能否认吗?
那为什么灵性不能有老人来?其他课程不收的,我们阿卡西都收。因为我们只看学员有没有灵魂,这是我们唯一的条件。当然还有个次要的条件,就是你得在教室里能坐得住。所以我们有一个最低的门槛——十岁以上。
还好,阿卡西不是教技法的。那些要教技法的法门,这些亲爱的老年家人们,还真的不好学。
但你只要来到这个场域,这个场域会给到生命中原本就属于你的那份恩典、那份体验。你只管安在,听懂听不懂不重要,关键你在这里待着,有很多东西就会自然地发生。
在这个场域,仅仅是这样的老人们的在,就让我们深受感动,这就是阿卡西。神的恩典从来不挑人。反而这样的老人,他们的时间比我们还要急迫。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这些年长的家人们来了解灵魂的事情,尽可能对实相、对生命的意义多一点领悟呢?
一个人被唤醒是好事,如果一个家所有的人都一起被唤醒,是不是更好呢?
|编者按:
没有前辈们的探索,
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灵魂时刻都在寻找机会,
在平凡的人性生活中,
发现并活出自己的尊贵、伟大和荣耀。
不论操着何种方言、有无学识,
无论年岁多长,
我们都可以让灵魂活出,
让岁月再度焕发激情。
阿卡西是源头之光,
只要用心去接受源头之光,
去点燃、唤醒我们的灵魂,
心中就会亮起一束光。
这束光,能将脸上的皱纹磨平,
能扶起我们佝偻的肩膀。
心中有了这束光,
生命之火就会燃烧,
生命将得以绽放。
每个人都有灵魂,
这无关老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灵魂使命,生命的蓝图;
每个人都可以被唤醒,
只要你愿意敞开;
每个人都是一枚火种,
都能用生命去燃烧生命。
2022年阿卡西年会上荣获“青春奖”的“少年们”
看看他们……
他们,在阿卡西集体场域中,灵魂醒来了,站立了,他们摆脱了病痛和孤独,生命变得鲜活有力。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活成从前那个“少年”。
场域中的“少年们”▼
让灵魂站起来 让灵魂飞起来
郭金兰|82岁,灵魂培育师
前妇女民兵连长、村大队会计、团支部书记
82岁的郭金兰,山东诸城人,原来的她驼背,有腿疾,一口地方方言。2021年5月,外孙女潘丽如带她到济南参加共修时,她还需要被搀扶着才能行走。
2021年5月郭金兰第一次参加阿卡西沙龙时
有腿疾走路需要人搀扶
潘丽如分享:“在你我的阿卡西环节,姥姥在介绍她自己名字的时候,突然间她常年驼着的背挺直了。”
2021年11月郭金兰在“灵魂塑造”工作坊
挺直了腰杆分享发言
郭金兰分享:“人总得信点什么。我就是信灵魂,我的信让灵魂站立起来,我的信让灵魂飞起来。”
郭金兰(中)课间边聊天边瑜伽
2021年6月份参加西安“阿卡西之光”课程后,郭金兰腿不疼,也灵便了,可以跳舞、瑜伽和骑三轮车了。
2021年开始练习瑜伽
人通了、心软了,筋骨随之变得有弹性了,郭金兰练习瑜伽时,已不再受腿疾影响。
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从行动艰难中重获的不仅是身体的自由,更是灵魂的自由,那是多么让人喜悦呀!
大家听不懂郭金兰的方言,她便时常通过跳舞表达腿好了之后心中的欢喜。
郭金兰在“灵魂塑造”工作坊
郭金兰在2022年阿卡西年会
郭金兰非常珍惜在场域学习的机会,在提前候场的行列中总能找到她的身影。
郭金兰(左)在“灵魂塑造”工作坊认真听讲做笔记
现在她和女儿、外孙女一起当义工,服务行走在各个城市。
郭金兰(中)和女儿(左)、外孙女(右)一起参加
“灵魂塑造”工作坊
2022年2月阿卡西年会上,郭金兰和女儿、外孙、外孙女共四个人同时来到阿卡西集体场域。会议结束后,她和外孙一块回到山东诸城。
在家听说厦门有年会分享会,她坐不住了,平时陪她的女儿和外孙女都在厦门参加分享会,没有人可以与她同行。
郭金兰获得2021年行走的阿卡西特别奖
一边是分享会的召唤,一边是从未独自出过远门的恐惧。如何选择?敢不敢冲破恐惧的牢笼?要不要让灵魂飞起来?
2022年2月27日, 82岁的郭金兰平生第一次独自一个人从诸城坐车到青岛,再从青岛乘飞机到厦门来参加分享会。她真的让灵魂飞起来了。
年轻时都不敢一个人出门,这次竟然敢一个人走这么复杂的路,成功地来到会场,她感到十分自豪。她说:“不要对恐惧感到恐惧,对恐惧的恐惧才是你最应该恐惧的。我就是要让灵魂站立起来,让灵魂飞起来。”
老兵更比当年勇
吴洪康|92岁,灵魂培育师
抗美援朝志愿兵
吴洪康(中)在“灵魂塑造”工作坊
92岁的吴洪康,是抗美援朝志愿军,以前不愿与人交流,耳背的他总是喜欢独处,喜欢用文字交流。他说:“我愿意尽我最大的努力来了解阿卡西。”
2021年6月参加西安“阿卡西之光”课程时,因阿卡西生态游学需要使用健康码,大家便建议他学习微信。在同行的家人们的协助下,他学会使用微信。到7月参加贵阳“阿卡西之光”课程时,他已经可以使用微信和家人们自由地聊天了。
2021年圣诞节时,看到一位家人的总结写的是关于抗美援朝的文字,他就转发到许多群和个人微信上,他说:“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一段历史。”
在西安和贵阳“阿卡西之光”课程中,他还是场域中最年长的家人,到2021年10月“灵魂塑造”工作坊,96岁的王方成来了以后,他们俩就成为了室友,他变成了“小老弟”了。
吴洪康(左)在“灵魂塑造”工作坊上
与王方成(右)成为室友
2021年12月3日,西安共修前一天,他开始自己研究去会场的公交车路线,用微信告诉了会务组的义工们,“客串”了阿卡西义工。
吴洪康2021年12月3日自发地帮助义工们去探路
西安疫情期间他在封闭的小区独自生活,他使用微信与外界沟通,及时获得社区和邻居的帮助,得到各种服务、粮菜供应、核酸检测等信息。他开始敞开自己打破独处,与人链接,融入社会。他说:“感谢政府,感谢一切好心的人……”
当灵魂醒来后,老人们便会渴望与他人产生链接,渴望融入一个更大的场域,与更多的“我们”一起活出,一起让灵魂奔跑在人生的阳光大道上。
海鹏老师
老人们可能这一辈子到今天,都还没有去思考过自己有没有灵魂。他们可能都还不知道什么叫灵魂的意图,但这并不能否认他们有灵魂,他们的灵魂今生也有一个意图,他们也一样想活出今生灵魂的使命,灵魂的尊贵、伟大和荣耀。
心中的阳光亮了
刘振芝|灵魂培育师
退休教师
2021年10月,刘振芝与儿子、女儿一同走进“灵魂塑造”计划工作坊。
从左至右依次为:女儿、刘振芝、海鹏老师、儿子
课程学习第一天下午,刘振芝分享到:“我衷心感谢海鹏老师对老人们的关心,我感到非常温暖。还没学完一天,我心中的阳光就亮了。
上午老师就讲到,我们战斗英雄的灵魂陪伴着我们到今天。大家回想一下,《英雄儿女》里的战斗英雄王成,他抱着爆破筒冲向敌人的时候,他喊了一句:我们的军魂在,我们的阵地就在!他跳到敌阵中壮烈地牺牲了。这就是老师讲的军魂。
而国魂、军魂和我们的灵魂是同一个灵魂。
刘振芝(右)在“灵魂塑造”工作坊上分享
阿卡西之家就是我们幸福的家园。我想用我心中的光把我脸上的皱纹磨平,我也想回到年轻,我要和我们的家人,建设我们美丽的阿卡西家园。我要变得年轻,共同努力,去唤醒那些还在麻木、黑暗、迷茫中的人。”
海鹏老师(左)与刘振芝(右)
写在最后
你有看到在哪个灵性课程上,有这么多老人吗?为什么在阿卡西集体场域里有这么多的老年人呢?
海鹏老师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课程欢迎孩子和老人们都来。可能有些人会想,老年人在这凑什么热闹?老年人在这干嘛呢?又不能指望他们跟别人做个案。
这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曾几何时,灵性竟然成了有闲钱、有闲时间的人的一个消遣和谈资。花前月下,曼歌起舞,穿得很优美,舞姿也很漂亮,一谈起来就是空性。但我们阿卡西人不认为那是真正的灵性。
灵性一定有办法去触及每一个人,每一种人群。老年人难道没有灵魂吗?老年人不需要去探索、去了解他们今生的灵魂意图吗?他们就只能给儿女在家里看孩子吗?
很多老年人都没有修行过任何法门,但请问,老年人的幸福,他们的灵魂的活出,谁来关注?
灵性难道只是那些从25岁以上到60岁之间的青壮年才应该去学习的吗?
你们说老年人有没有灵魂?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有没有灵魂?是不是每一个灵魂在今生都有一个意图、有一个使命?难道他们的灵魂使命就是在家里帮你看孩子吗?替你去接孩子、送孩子吗?或者就是为了让你买房子的时候,去问他们要首付的钱吗?
他们可能这一辈子到今天,都还没有去思考过自己有没有灵魂,他们可能都还不知道什么叫灵魂的意图。但我们能否认他们有灵魂吗?我们能否认他们的灵魂今生也有一个意图吗?我们能否认他们也跟我们一样想要活出他们今生灵魂的使命,灵魂的尊贵、伟大和荣耀吗?我们能否认吗?
那为什么灵性不能有老人来?其他课程不收的,我们阿卡西都收。因为我们只看学员有没有灵魂,这是我们唯一的条件。当然还有个次要的条件,就是你得在教室里能坐得住。所以我们有一个最低的门槛——十岁以上。
还好,阿卡西不是教技法的。那些要教技法的法门,这些亲爱的老年家人们,还真的不好学。
但你只要来到这个场域,这个场域会给到生命中原本就属于你的那份恩典、那份体验。你只管安在,听懂听不懂不重要,关键你在这里待着,有很多东西就会自然地发生。
在这个场域,仅仅是这样的老人们的在,就让我们深受感动,这就是阿卡西。神的恩典从来不挑人。反而这样的老人,他们的时间比我们还要急迫。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这些年长的家人们来了解灵魂的事情,尽可能对实相、对生命的意义多一点领悟呢?
一个人被唤醒是好事,如果一个家所有的人都一起被唤醒,是不是更好呢?
上一篇: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上篇)
下一篇:阿卡西人的取经之路|“灵魂塑造”计划工作坊纪实